網頁

強人之後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去世了。

他標誌著一個時代,有人愛他,也有人恨他。

不可否認,李光耀對新加坡的貢獻是極大的。不過,他也像其他獨裁者一般,長期箝制人民的自由。

若把國家興衰放在人類歷史上來看,其實也是一連串的選擇。當年,如果李光耀像李登輝選擇了民主,新加坡今天是否還是新加坡?蔣經國如果不解禁,台灣是否有今天的百花齊放?

在面對國家民族的重大轉捩點時,領導者的遠見與智慧,以及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往往能夠挽救國家免於沉淪的悲劇。然而,在民主的年代,領導人是否能夠發揮這種卓越能力,或是,在民主政治中,能否培養出具備遠見、智慧與魄力的領導人,就取決於民主社會的體質,以及選民的素質。

李光耀,就像鄧小平、蔣經國一般,在其一生中,為國家做了一次重大的決定,使國家順利通過了持續發展的瓶頸。不過,新加坡在順利發展五十年之後,會不會因為李光耀的辭世,而有根本的變化?新加坡一直無法擺脫家天下的批評。雖然,在李顯龍接班前,有吳作棟,但明眼人都知道,那是虛晃一招。

李顯龍作為掌權第二代,新加坡雖不至於有較大的動盪,但眼前或許會面臨一些挑戰。

首先,新加坡有邁向民主化的問題。李光耀辭世之後,長期被壓抑的反對勢力勢將捲土重來。李顯龍沒有如同李光耀的功績不說,他有沒有其父當年打擊異己的狠勁,。一旦新加坡像台灣2000年變天,李家就算不會失去一切,也會元氣大傷。

再者,新加坡作為東協的領導者,東協和中國的整合是否與美國的戰略思維相斥,將是新加坡未來需要承擔的壓力。李光耀辭世之後,繼任者能否有足夠智慧周旋於兩大強權之間,並維護新加坡,甚至東協的利益?這個難題,南韓成功了,台灣失敗了,接下來可以觀察新加坡如何解題。

任何組織、機構、國家,都會面臨腐化的問題。新加坡一向以清廉聞名國際,但是,李顯龍的第二任妻子何晶執掌淡馬錫控股,並不十分符合民主國家利益迴避的慣例。那麼,由此可能衍生出的弊端,或許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成為反噬李家政權的怪獸。

新加坡比起台灣,先天條件實在好多了。李光耀先生為新加坡打下的基礎,或能使這個蕞爾小邦永保安康,順利地邁向強人身後的新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