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在位第六年,北方的匈奴南下犯境。漢文帝巡視部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皇帝的車隊隨便就進出軍營,而且將軍以下的所有人都丟下防務,列隊歡迎。但是,到了周亞夫的駐地細栁,所有將士都專注於防務,而皇帝的車隊則被擋在營門外。把守營門的軍官表明,將軍有命令:「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於是皇帝只好派人持節通知周亞夫,表明希望勞軍,周亞夫才下令打開營門。皇帝車隊才要開動入營,營門衛兵又擋駕,說:「軍中不得驅馳。」於是皇帝與隨從只好牽馬步行到大營。勞軍之後,大臣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漢文帝說:「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治軍之高下立判。
掌握權力者,都難免存有傲慢之心。所以,我們需要用法律加以約束。但是,法律的執行者是人,法律的執行是否優先於從屬權力關係,決定了社會是人治還是法治。
這次陸軍航特部爆發現役軍官私自將民間人士帶往基地內參觀,並登上精密武器系統拍照炫耀。這明顯地置法令規章於不顧,也暴露了我國長久以來,仍未脫離人治,也顯露了台灣社會的積弊。
這不只是守法的問題,更是態度的問題。
首先,姑且不論是否有洩密問題,閒雜人等可以任意進出軍事基地及其附屬設施,這在有制度的國家,是令人難以想像的。更何況,台灣正面對一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敵對國家,軍人本就應該具備高度敵情觀念。而部隊主官與負責保防安全的資深軍官相繼做出此種危害部隊安全的舉動,令人齒冷。
其實,軍方之所以普遍存有此種散漫態度,實有跡可循。1979年以後,兩岸處於實質停戰狀態。對於許多在那之後出生的台灣人,戰爭一詞不會引起共鳴,更遑論有亡國的憂患意識。而在台海飛彈危機期間,美軍第七艦隊巡曳台海,多少也為部分人士所稱「台海一旦有事,美軍勢將介入」的論調背書,也加快了台灣人忘戰的速度。說苑指武篇:「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以台灣政軍民目前習於安逸的程度,國家難道不危險嗎?
再者,自解嚴之後,台灣號稱邁向民主法治社會,實際卻仍然停留在人治的思維。掌握政經軍權力的少數人相互連結,藉由控制公共政策決策與立法,以鞏固各自的利益,並且因人設事。而即便法令有所規範,也常出現特權凌駕公權力,或是富人利用金錢換取免於制裁的情事。這些都導致法令的威信下降。
而社會對於名人的追捧與禮遇,也養成其理所當然享受特權的心態。於是,類似此次被揭露的私下安排夜訪軍事設施的行為,成為炫耀身份地位與影響力的方式。因為有社會地位,所以能從事一般民眾所不能的活動。因為有影響力,所以可以不顧法令,恣意妄為。
此次事件不過是台灣社會價值與體制被扭曲的冰山一角。
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這些被帶進基地參觀的人,身家背景如何顯赫,或是身上行頭如何昂貴高檔。而是,當部隊主官與資深軍官,在非會客時間,要安排親友參觀基地,卻沒有任何負責營門管制的官士兵,敢站出來說一句,「報告長官,基地屬管制區,礙難放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