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偏狹造就對立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北風與太陽的故事。

北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最快地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脫掉。北風使勁地吹,但人們只是把衣服越包越緊。之後,太陽用和煦的光與熱照耀大地,人們就把衣服都脫掉了,太陽也贏得了賭注。

對於世上的萬事萬物,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想法。不同的想法之間,當然會有矛盾,有衝突。不過,人們可以選擇如何化解歧見。

要用太陽的方法,還是北風的方法?

最近,耶路撒冷發生了一起攻擊事件。一名保守猶太教份子,混雜在支持同性戀的遊行人群中,刺殺了六名群眾,其中一名被刺殺的十六歲少女後來不治身亡。

兇手與被害者之間素不相識,也無深仇大怨。行兇的原因,僅僅是兇手不認同遊行的宗旨而已。這齣悲劇,與其他許多類似的事件,反映出邁進西元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儘管物質上的科技不斷突破與進步,心理與精神層面仍然落後,甚至倒退。

人類文明積累了數千年的底蘊,除了大思想家、大藝術家留給我們的豐富素材,也從一次次的戰爭與人類相互間的暴力迫害得到經驗與教訓。因此,我們才會有「道德」的標準。不管是何種信仰、族群、種族、...,所秉持的道德大致類似,姑且就視作人類行為準則的底線吧。其中,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生命、財產,可謂最基本的界線。

可是,這條界線卻因為那不滿別人的想法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的偏狹,而被輕易地逾越與踐踏。

那道界線,雖然限制自己的行為,卻也同時保護著自己,不為他人所侵犯。

「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以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映照在今日我們所見的許多行為上,是怎樣沈痛的對照?

化解歧見,難道必須用羞辱對方,或甚至奪去他人的性命,才能達成?這就像北風想用凜冽刺骨讓人們脫去厚重的外套一般不可得。或許,一方的立場正確,理由充分。但是,咄咄逼人的態度,就像北風一般,不是嗎?

沒有留言: